返回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1章 游说(1/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赵鸣皋是打仗的能手,王瑞华是张汉卿的亲信(至少于学忠这么认为),所以在很多军队建设上,他也虚心地向赵鸣皋请教,并在人民军政治工作上,完全配合王瑞华的要求。

主将都如此认可,赵鸣皋也就渐渐为他的气度和一心为人民军的精神所感动,本来他对于学忠这么快爬到他头上还很不解。现在看来,少帅用人,有他的超常见解。

而在主将都如此配合下,王瑞华的政治工作做得顺风顺水,在军队中很快树立了以人民党为领导的理念。华南人民军,甚至比华中人民军都要认可人民党的领导。当然,张汉卿作为于学忠的入党介绍人,于学忠也火线入了党。

人民军进入广东,打得是求助孙逸仙的旗子。可是安顿了广州后,却不见请孙逸仙来善后。此时的孙逸仙还呆在伶仃洋里过着漂泊的日子。

这时候的广东形势很复杂,人民军和粤军在各个地方对对峙。而粤军又分成几块:忠于孙逸仙的、跟随叶举的叛军、倾向于陈炯明的、与三方都不搭界但又与人民军相峙的,还有几支不知所措的。

不过华南人民军占有绝对优势:无论从数量还是指挥统一上。虽然它也是由几大势力临时组成的,但绝对要比粤军好很多。

但是乱则生变,广东需要稳定。张汉卿决定拜会陈炯明,他现在需要他出面收拾残局。

陈炯明现在待在惠州老家。广州大总统府遭炮击的消息一传来,他颓然长叹:“我一辈子也洗不清了!”

不过还是在第二天急电粤军第三师师长兼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粤事弄到如此田地,炯实难辞咎,惭恨之私,匪言之宣,惟有完全下野,以谢邦人。目前粤省沦胥,保孙公勋誉,艰巨之责,不得不赖吾兄。”

次日又给已继他为省长的伍廷芳电文,亦是要求他设法保全孙逸仙安全,可惜80岁的老伍在惊闻大变后惊愤成疾进了医院,这也是人民军进广州后无人收拾烂摊子的原因之一。都是事发突然,根本没有对这里有细致的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起用与张汉卿执政理念几乎同出一辙的陈炯明就是应有之义了。不谈政治争议,陈炯明在私生活及操守方面,与人们理解的军阀作风完全不同。

他不仅颇有文采,而且廉洁自持,不蓄私财。历史上后来在香|港病死时,竟然要用其母所备的棺木。在生活方面也很严谨,自己还以不二色感到自豪,这一点至少张汉卿表示敬佩。以至于他去世后,香|港《工商日报》这样评价:“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少了一个好人。”

他从议员一直到作为省长都把禁赌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清政|府把财税作为一条重要财源,禁赌无疑要砸掉成千上万财商的饭碗,要截断官府一年数百万两银子的滚滚财源,其压力可知。

可是他做得非常决绝,主张用雷霆手段,所以章程一下,广州市面赌博绝迹,所以去年广州建桥命名为“陈公禁财纪念桥”,可见此事深得人心。

他搞得县级自治和司法独立深得其中三味,对经济和教育也颇有建树,只是掌权时日太短,成效尚不如其禁赌的名头来得响亮。

不过他在前几年主政漳州的政绩还是得到美国驻厦门领事凯利顿的高度评价:“陈氏…施行各种市政改革,他用的手段,近乎革命;但成效极佳,结果人民都感满意。这令中国人看到,事可办成,不必需要过度辛劳和重税。”

他认为陈炯明治下闽南二十六县堪称“模范小中国”。

这就够了,冲着他的能力,他的为人民做事,才不管他和孙逸仙的历史恩怨呢。一切为民做事的出发点,不管结局是什么,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

张汉卿是在惠州陈炯明的家里拜会他的,当时拥护陈的部下以为人民军是来抓陈的,纷纷拿出一幅拼命的架势。张汉卿淡笑着留下他的卫队还有一个团的人马,就这样施施然地走进陈家门。

既然决定把他收入麾下,自然要做出点信任的样子来,而且到这个份上还有这么多人死忠于他,可想而知他的为人也不错。不管结果如何,自己是来作客,怎么着也不会有事,这是张汉卿的小算盘。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