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8章 抄呗(1/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刘贺是在元霆元年八月初一,他即位整整两个月那天谒高庙的,彼时五将军方至塞上,任某人的“黑戈壁大捷”还没开打。

高庙位于长安长乐宫西南,与文帝庙是唯一两座在城内的宗庙,按照四时祭举之仪,先裸礼、再荐血腥、献醴、再荐熟、最后馈食,以三太牢祀之。

繁杂的仪式从早晨持续到晚上,终于完成了刘贺向老祖宗刘邦报告自己继承宗庙皇位的流程,这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不止刘贺放心许多,九卿大臣也暗暗松了口气,毕竟谒庙之事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看来新天子已经得到了大将军的完全认可,坐稳皇位了。

刘贺已经将自己顺利谒高庙的功劳,归于石显的献策,以及田延年对霍光的劝诫上,仪式结束后,立刻提拔石显做了“侍中”,这点权力他还是有的。

但刘贺心里还是有些膈应,因为他向霍氏求婚,欲立霍成君为后一事,霍光倒也没有拒绝,而是直接石沉大海,竟无回复,好似没发生过一样。

刘贺觉得自己有点被轻慢了,尤其是在听石显提议,去年大将军曾欲招西安侯任弘为婿,将小女成君嫁给他,最后以任弘迎娶乌孙公主婉拒霍氏而告终。

“大将军莫非是觉得,朕身为堂堂天子,竟不如那任弘么?”

至少也找个借口让他有台阶下啊,比如小女貌陋德薄不可为天下母之类的,一点回音没有算什么事,刘贺已将此视为侮辱了。

更糟糕的事还在后头,谒高庙后第二天,刘贺再度有些膨胀,让王吉草拟制书去尚书台,想让自己的昌邑国太傅王式、少傅夏侯胜升职为汉太傅、少傅,继续教授诗书。

在他想来,区区太傅、少傅又无实权,尚书台好歹卖他个面子。结果制书却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只说太傅、少傅自有人选,而夏侯胜曾妄议阴阳获罪,这种人不应为少傅。

早上收到尚书台回复,下午夏侯胜就被赶出了未央宫,刘贺猜测,应是对夏侯胜点出皇帝未谒高庙之事的报复,老夏侯只来得及对刘贺说一句:“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望陛下慎之。”

刘贺就再也没见到他了,据说是被撵回了昌邑。

龚遂、安乐、夏侯胜,这已经是他第三位被驱逐逮捕的属下了,失了羽翼后,刘贺求助地看向最后的指望王吉。但王吉却依然只是劝刘贺好好服丧,勿要多想。

能不多想么?刘贺现在很信夏侯胜的预言,臣下有谋上者啊!这让他更加焦虑,原来即便自己已谒高庙,走完了登基的最后一道流程,这皇位仍不安稳。

没有学识,更没有老祖宗刘邦那种对政治的灵敏天赋,只剩下初入社会年轻人的想当然,当现实与预期不符时,刘贺陷入了迷茫。

又是石显,帮刘贺找到了办法。

当石显将一份偷偷带到温室殿的帛书塞给刘贺时,刘贺是很不耐烦的。

“石卿,莫非你也要和王吉一样,要我读诗书?我日日读,夜夜读,就能将那些被驱逐的臣僚读回来,就能让大将军不要再如此跋扈?”

真是什么话都敢说,石显连忙道:“陛下,这不是诗书,是史。”

“史书?春秋也是史书啊,读了还不是没大用。”刘贺急躁不已。

石显道:“孝武时,有太史令司马迁著《太史公书》,如今一份在杨丞相家,渐渐稍出,零散的列传流传于长安。另一份藏在石渠阁,臣入宫之时在石渠阁做事,故知此书,又有幸在九市得到了其中一篇抄录,今日便献给陛下!”

刘贺不耐烦地接过翻阅,看了内容后一惊:“这是关于孝文皇帝的?”

“不错,正是《孝文本纪》。”

石显话语意味深长:“孝文皇帝以外藩入继大统,也曾为周勃、陈平所迫,处境与陛下颇类,但最终却扭转形势。”

“陛下应该好好看一看,学一学!”

……

“太宗就是太宗!朕真是差孝文皇帝远矣。”

刘贺读了孝文本纪后,确实觉得受益匪浅,不愧是大汉唯二有庙号的皇帝啊,他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几个月的不足之处了。

孝文皇帝初闻长安群臣诛灭诸吕欲迎己为帝时,先谨慎地派人去打探,属实后才带着六人乘传诣长安,抵达高陵就停下来,再度遣人驰之长安观变。

反观自己,接到皇太后诏后就急不可耐地西行,可来得快又有何用,还不是被架空成了傀儡。

再继续往下看,孝文称帝时辞让举止得体,博得群臣好感。等他被确立为皇帝后入未央宫后,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

这种让亲信控制长安防务,确保安全的做法,刘贺知道自己学不来,周勃、陈平可比不了霍光,整个长安防务,牢牢控制在霍氏子侄、女婿手里。

他连想让教授自己的夫子们做太傅少傅都不行,更别说插手未央、长乐防务了,理智告诉刘贺,最好别这么做,否则定会出大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